互联网作为当今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已经全面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使整个文化传播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数字资源也成为不可替代的社会核心资源。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研发,已经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2016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目前博物馆领域正在探讨的重要课题。
实践证明,博物馆可以借助互联网向全社会传播,使人们通过更为便捷和新颖的方式,领略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2014年3月,甘肃省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单位。三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智慧博物馆建设课题组的悉心指导下,甘肃省博物馆以数字化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为纽带,综合应用互联网+思维、新型数字化采集、海量数据处理、移动互联网、可移动文物环境监测与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整合甘肃省博物馆珍贵文物资源,实现文物信息共享,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保护手段,从管理、保护、研究、服务、展示、传播等多层面统一构建甘肃省博物馆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展示与管理体系,全面促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为最终实现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物、信息高度融合的智慧型博物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互联网思维
开启“互联网”与博物馆融合业态
互联网使我们的世界具有三元空间结构,互联网思维是以开放性、融合性和高效性为特征,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讯、物联网为支撑,重新审视用户、市场、产品以及服务的新思维模式与实践方式。对于博物馆而言,则是一种技术与人、物、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形态。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渗透,使博物馆的发展有了更多更大的可能,博物馆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博物馆建设的新方向,而博物馆的全面提升绝不是应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而是文化体系重构的一个过程。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博物馆逐渐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其始终要围绕互联网智慧产生的基础——数据,通过对大量文物数据的高精度收集,“互联网+”和智慧博物馆理念以创新的形式为甘肃省博物馆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延伸和补充,使博物馆突破传统工作方式,挣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延伸了甘肃省博物馆社会服务的链条。甘肃省博物馆将实体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给观众,借助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方式在实体博物馆内搭建数字展厅,以实现传统展览不具备的展示功能。
借助科技手段
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
博物馆与“互联网+”的融合不仅是技术的更新换代,不仅是“声光电”的应用,更是解读方式的不同。甘肃省博物馆开发应用了海量场景数据多细节层次优化、多层釉面实时渲染等技术,在高精度可视化数字文物制作领域进行了探索创新,共采集丝绸之路珍贵文物370件(组),照片12万张(465GB),扫描数据56.6GB,运用基于文物高精度可视化数据的多媒体手段逼真、形象、生动的再现文物,增加观众互动式的文物欣赏形式。例如,通过工业级拼接屏,采用手绘动态效果,运用中国山水画的视觉风格,配合驼队、飞鸟、马匹音效及动画效果,将一副生动的丝绸之路的贸易地图简介的呈现给观众。同时,通过互动感应技术,选取十件珍贵文物以三维实时渲染的形式引导给观众。
首次采用透明屏幕技术,通过基于文物高精度可视化数据制作的动画演示,结合实体文物向观众展示鼎形铜灯开合过程,再现鼎形铜灯当时的使用场景。
通过触摸交互技术结合铜奔马、铜车马仪仗俑队的三维模型,让观众清晰的了解每个单体文物的360度全貌;通过交互触摸技术向观众展现泾川县大云寺出土的唐代金棺、银椁、铜匣、舍利瓶及石函分解合并过程,并辅以石函四周唐人孟诜撰写的铭文展开等功能。
在“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出口采用“时间的长河”的概念,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示了中国、欧洲和西亚的历史事件,结合珍贵数字文物展示甘肃省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代出土的丝路珍品及丝绸之路的大事件,让观众对这三个古文明在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相互联系有所认知,使观众对整个展厅做一个全方位的回顾;通过大屏+小屏的方式,展示新石器时期彩陶在甘肃宏观分布和单体代表性彩陶的具体风貌。观众通过观看及主动互动的方式,欣赏文物并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信息;采用手绘逐帧动画的方式,将原本静态单一的图像,动态立体地进行展示,加深观众对甘肃省大地湾遗址房屋演变过程的印象和理解,更好的传达非实物展示的历史信息;再现揉土、搓条、盘筑、烧陶、彩绘及最终彩陶成品的不同阶段,通过白描的动画和最终生成的完整彩陶数字模型,使观众深刻了解彩陶的制作工艺及步骤;对嘉峪关魏晋壁画5号墓沉浸式展示内容进行开发,运用多媒体手段营造逼真、形象、生动的展示效果,以3D场景方式重现,让观众犹如亲临现场般参观和了解历史。
实现数据开放共享
让文物通过“互联网”活起来
如何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怎样通过技术手段展示学术支撑下关于文物本身的文档资料,成为困扰着博物馆数字化的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甘肃省博物馆通过建设馆藏文物数据库,对文物本体相关基础信息、三维采集数据、各类测绘数据以及虚拟复原数据等进行全面、集中管理,建立相关数据的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最终为文物保护与修复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该数据库系统包含文物数据分类管理(点云数据、模型数据、测绘数据以及其他数据的采集、审核、录入等管理)、文物数据统计查询、文物数据分析、文物数据关联调用、文物智能辅助修复等功能。建立强大的数据库系统是管理大量数据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也是数字化保护结构中的重要节点。
甘肃省博物馆同时开发了可移动文物环境监测与监控系统,该系统能监测展厅、库房、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以及外展的可移动文物所处空间的温湿度、有害气体、光照度等参数,而且监测数据可以实时回传至可移动文物环境区域监测中心,监控人员能够根据预警信息进行反馈,还可以利用拥有专利的无水化恒温恒湿文物展柜进行微环境调控。
此外,甘肃省博物馆展厅所有触摸屏均实现了点击数据实时统计系统,对数字化展示程序关注度进行统计分析。未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用户访问的数量、时间、兴趣点,总结出观众的参观喜好,为今后的展览和开放提供依据、有利于博物馆针对不同数字化展示程序做到智慧优化并实现博物馆库房与展厅、博物馆观众与工作人员、人与物之间的智能化管理,构建智慧博物馆体系。下一步,甘肃省博物馆将依托已经获得的文物高精度可视化数据将文物本体、普查信息、考古报告、相关研究成果,全面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从而提供各种基于信息化的数据开放共享服务。除了博物馆自身的馆藏之外,相关的国内外文物、文献,都要进行汇集,形成跨语言、跨系统的文本非结构化数据。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所有的信息系统互联,才能够实现在“互联网+”的架构下全部数据开放共享。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博物馆的运营理念和运营模式正在被互联网思维颠覆、重构,正在营造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试图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毋庸置疑,“互联网+与智慧博物馆”不仅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形式,而且丰富了文化的基础,重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未来发展规划中,甘肃省博物馆将智慧博物馆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程。通过数字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各类资源紧密联系起来,围绕公众教育的核心社会职能,统筹发展,致力于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不断地提升文物科技保护水平,着力拓展文物利用途径,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最终,搭建一个完整的动态化、智能化的“互联网+博物馆”生态系统。